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一触即发|iTsinghua学堂丨薛其坤院士走进厦门一中 为中学生揭开量子物理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1:59    次浏览

10月27日上午,iTsinghua学堂系列巡讲活动走进110周年校庆的厦门第一中学。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厦门一中千人礼堂为师生献上了学术与人生报告——《量子物理研究的经历与体会》,交流了关于清华大学、量子物理、学习成长等诸多感悟。厦门一中千人礼堂座无虚席,师生共同沉浸在探寻科学奥秘、追寻科学精神的气氛当中。 薛其坤教授近期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被称为“离诺奖最近”的院士。在讲座中,薛教授介绍了奇妙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向全体在座师生讲授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展史,揭开了对同学们来说相对陌生的量子物理的神秘面纱,连文科生也听得饶有趣味。现场气氛热烈,笑声阵阵、掌声频频。 讲座期间,薛教授还结合个人经历,谈及夯实基础、锻炼敢于面对挑战的能力和勇气的重要性。通过自己以学术为志业、追求极致的亲身事例,薛教授分享了从坎坷走向喜悦的经历,鼓励同学们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并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要厚积薄发、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以积极乐观、不畏困难的生活态度,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科研作风,敢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互助、善意待人的道德风尚,胸怀理想、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来面对无限精彩的未来人生旅途。 讲座接近尾声,时近正午,薛教授依旧兴致盎然,毫无倦意。同学们沉浸在他真诚朴实与幽默生动的演讲中,叹服于他鼓舞人心与发人深思的成才之路。在场师生众纷纷表示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术盛宴,在与大师零距离接触和深入交流中,感受到了学识与人格的双重洗礼。 此次报告会是清华大学iTsinghua学堂项目活动之一。今年4月开始,清华大学推出iTsinghua学堂项目,首批iTsinghua学堂讲师共70余名教授,包括院士近10人,他们走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学,每年开设100场左右的讲座,为中学生讲述学科前沿、专业发展、清华故事与大学文化。自201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携手清华校企——启迪教育,为iTsinghua学堂讲座活动广播全国添柴加薪。清华大学推出iTsinghua学堂项目的初衷是为了让招生回归教育本质,进一步加强选育衔接。项目开启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iTsinghua学堂 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清华人,时至今日早已成为清华的一个标志。iTsinghua学堂意在与实体的清华学堂相对应,同时“i”有“international”、“innovation”、“Internet”、“interesting”、“I”等各种涵义,意在全方位展示清华的国际化建设、创新创业、在线教育等最新发展,同时鼓励中学生发现清华的趣味所在,“你的清华你定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推出iTsinghua学堂的初衷是为了让招生回归教育本质,进一步加强选育衔接。清华有着全员育人的优良传统,拥有一支由招生教师、招生志愿者和校内教师组成的招生团队,此次iTsinghua学堂启动,得到了院系和各部处教师的积极响应,一批名师大家加入iTsinghua学堂讲师团,走进中学与中学生零距离接触,讲述清华故事、传播清华文化。“清华招生绝不是看分掐尖,而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回归到人才培养本身,招生就是培养,招生为了培养,招生促进培养”, 刘震表示,iTsinghua学堂旨在“给教授搭台,给学生舞台”,在学生入校前就帮助他们培养起对学科专业的初步认识以及对清华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利于院系培养、选拔适合自身选才目标的优秀人才。“清华一年只招3000多人,但iTsinghua学堂每年可以覆盖数万人,通过这些讲座,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清华,接触到大师。”如何加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衔接,弥补高校生源需求与现状的差距,是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iTsinghua学堂努力的方向。iTsinghua学堂将组织大学教授走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学,以每年百场讲座的形式,向中学生介绍学科前沿、专业发展,同时传播大学的教育精神、文化与教学理念等,对基础教育起到促进和反哺作用。目前,部分中学已计划结合iTsinghua学堂活动,在校内开设系列讲座,并作为一门固定课程供学生选修。文图:福建招生组 王英伦————————清华招办官方微信号:tsingerhua人生若只如初见,扫码之后天天见!随时随地,清小华将一如既往为大家提供最新鲜的招生资讯。我在清华等你来!